第十七章(4/50)

那些原上反复无常的蛮夷。便是真要背盟,也需有个好的借。如今什么借都没有,就撕毁盟约兴兵南犯,这和那些阻卜蛮夷有何区别?

况且,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赢。从宋辽之间发生的战事来看就能总结出来一个规律,先挑战的一方最后将吞下失败的苦果,难道耶律洪基就能避免这个规律?这可不是虚张声势的讹诈可比,现在的宋朝内,也充满了野心勃勃的强硬派。

当年太宗皇帝耶律德光何等英明神武,那时候的契丹铁骑何等骁勇善战,一举击溃后晋直汴京,在汴京城内登基称帝,建立大辽国号。这是中原王朝心中永远的耻辱,也是契丹心中永远的耻辱,因为之后伟大的太宗说了句话:吾不知中原难治若此!

当时处于军阀割据的中原,并无统一的指挥,只是靠各地蜂起的汉义军,凭借着简陋的兵甲武器,就能把如中天不可一世的契丹铁骑赶出中原。如今大辽国势衰,早就无法同开国之时相提并论。而宋朝,早已是铁板一块!

耶律翰特剌和萧燕六都知道,现在的大辽,根本无力同南朝开战,更别说取得胜利!

天下无能够吞并南朝!天下无能够征服汉!契丹做不到!任何民族都做不到!纵然得意一时,却无法得意一世!能统治汉的只有他们自己,能打败汉的也只有他们自己。自太宗之后,所有的辽国统治者都明白这个道理。当年萧太后倾国南下,受尽挫折,最终也只是得到了一纸盟约。

耶律洪基难道是神不正常了吗?

耶律翰特剌赶紧跪倒叩首:“陛下,南朝虽与西夏相争,然与我盟约如故并无违犯,若取河东乃是背盟,必遭天下各国耻笑。且河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,河东虽有兵援陕,然南朝并非无,岂能倾河东之兵赴陕?臣料河东必有足备之兵力留守。我大军初集,粮军械尚需千里转运,艰辛无比,若贸然开战,只恐胜之不易。”

萧燕六也说:“陛下,臣守西京,素知河东之兵,禁军乡兵便有五六万众,皆善战之士。如今张世永率万余击平夏兵,仍有数万之众留守,此皆劲敌!实不可轻视。”

眼见两位重臣皆是反对,耶律洪基竟是哈哈一笑:“二位卿平身,朕岂不知,特戏之尔。赐酒!”

军国大事,也能戏之?君无戏言,这种道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!萧燕六心中大骂,但是却只好硬着皮再喝一杯酒。看看耶律翰特剌,对方同样是一脸无奈。

“翰特剌,那些阻卜蛮夷究竟要闹到何时?朕以下旨赈灾大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