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妥协,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(7/16)
岳衡而将林志国放到德山,两都去了没有太多
脉基础的地方,将来要对这两个地方的选举进行
控,就容易得多。
会议的最后一项议题,是省级班子的调整建议。省级班子的调整,江南省常委会只有建议权。而且,也不可能由省委组织部提出,这一项,是赵德良本提出的。
赵德良说,清源同志到雍州任职以后,省政府班子,有了两个职缺。一下子少了两个,尤其是少了常务副省长,运达同志肩上的担子,一下子重了很多。我希望在这次党代会前后,中央能把省政府的班子也配齐。有关这一点,我和中组部
换过意见,他们的想法,还是先走程序,由江南省先推荐
选。我反复思考,又征求了部分同志的意见,大家一致认为,推荐温瑞隆同志担任副省长,下一步再增选常委。
有关这一点,对于唐小舟来说,已经不是秘密,他没有丝毫意外。陈运达却不同,他一下子张大了嘴,似乎想说什么,却半天没有说出来。
接着,赵德良说了推荐温瑞隆的几大理由。这种理由是很好找的,如果要从下面市里提拔常务副省长,确实没有比温瑞隆更适合。在座的常委们,即使想将自己的某个
推上去,也清楚,这一推荐,还要经中央最后确认,自己推上的
如果不得力,最终也是枉然。
赵德良的这一提议,出现的惟一不和谐音来自陈运达。陈运达说,推荐温瑞隆同志,我没有任何意见。不过,我有一个想法,我们是不是像上次推荐雍州市委书记选一样,来个双保险?如果大家认同我的看法,我提议把余丹鸿同志也报上去。
他这话一说,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。这种沉默,后来被余丹鸿本打
了。余丹鸿说,我非常感谢运达省长对我的信任和器重。不过,在这里,我想表个态,与温瑞隆同志相比,我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,差距非常大。这一点,我心里是有数的。我建议省委,还是上报温瑞隆同志。
余丹鸿此言一出,所有的常委,都非常意外。如果让余丹鸿和彭清源争市委书记,两显然不在同一个重量级。而现在,是和温瑞隆争常务副省长,无论如何,就不会有差距了。不仅没有差距,余丹鸿作为省委常委,应该比温瑞隆这个单纯的副省级更有优势。大家自然也都听明白了他的话意,他是要放弃竞争。为什么会放弃?谁都不明白。
赵德良问,其他同志呢?大家都说说。
其他常委纷纷表态,全部支持推荐温瑞隆。
通过之后,自然有会提到雍州市市长问题。赵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