尾声:燃烧的文明 “为了方便的婚姻”与“做自己的主人”(1/3)

“万恶为首”,“百善孝为先”。

一个“”字将“”推到了“邪恶”之首的境地,一个“孝”字又像一个“紧箍咒”,使“”的约束带上了双重的意蕴。

换言之,遵从了卫道士们所订立的“规约”,就是“善”的;服从他们,就是“孝”的。

否则就是不孝,就是“恶”的,就应该受到严惩的。

可是,是谁授权了卫道士们制订这些“规约”的?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手脚捆起来,给他们去管理?间的德行与天理究竟是如何汇的?

不少总喜欢沿用先秦儒家常谈的“天命”、“天道”来为此作辩护,其实,他们对这些字符的真正意义并不明了。

“天命”、“天道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《五行篇》解开了这个谜语。五行不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,而是仁义礼智圣五项德目。其中仁义礼智在同一层个层次,只是善的行为;圣居更高的层次,能够体认,以德形于内始达到圣的层次。

善是的层次,德是天的层次;德而内化,德而形于内,遂得由仁义礼智的融通提升到天的层次。天是自然,也是超越界。经过四德的内化,超凡圣回到天然,是以经过心与天心的汇,经过圣的境界,天命不是降予王者,不是降于周,而是降在你我他每一个的身上。

天命遂不是王者的使命,天命的意义平凡而超越,现时而永恒。

因此,饮食男,要“成圣”很难,而作为普通的“天命”和“天道”就是要活得自然,活得真实,活得内外“顺达通乐”。

但并不是说,们就可以为所欲为,像存在主义者认为的那样——只要我想什么,我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存在,所以就有意义。这种想法的危害在于,它直接导向虚无主义,对什么都不相信,只相信自己的想法。

当今的中国现实,存在主义思想还大有市场,尤其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刺激下,这种思想以各种面目出现。

派对”是很容易归于其中之一翼的,但它却有着自己的神走势和独特疆域。

应该看到,当着没有外力的抑制而犹能自律,这只有最高“心修养”的才能办得到。在通常况下,一般是当有外力抑制时,他就收敛些,当外力不存在时,他就放肆些。

派对”的行为者正是在这种既有外力(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)又不想压抑自身的夹缝中生存,这就决定了他们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