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机遇(3)(2/6)
介绍说:“我们这个开发区80%以上是民营公司,其中有十几家是全国的龙企业。另外上海、浙江等省市的著名企业也在我们开发区落了户。”
“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依托我市发达的通。四条国道,一条铁路,一条高速公路横贯我市东西南北,我市在明清时候有九达天衢之称,历来是京津的门户。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优势,大力吸引投资,争取把我市建成辐
京津沪的加工基地。相比其他的地市,我们的资源几乎没有,但是我们又有别的地市所没有的优势,这就是方便发达的
通,和廉价的劳动力。”
中央领导听了很高兴地说:“这个思路很好,扬长避短。你的这个思路和前几年,国家把一个大型的火力发电厂放在你们市的想法不谋而合。当初,有不同意把这个大型电厂落户你们市,认为你们市经济落后,基础设施不完善,我就不这么认为,我看中的就是你们市发达的
通,能够辐
整个华北地区,这是别的地区没法比的。你们市委能看清这点,我觉得很欣慰,你们应该充分利用你们的地域优势,把市场做大,把经济搞活,这也是我对你们市的一点要求。”
吴立业激动地说:“谢谢领导对我们的期望,我们决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。说真话,当时那个电厂落户我市,有的同志有顾虑,认为一个中央直属的大型企业落户我市,可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麻烦。现在想想,这种想法是错误的,正是有了这个特大型企业落户我市,才转变了我们市委、市政府一般的思想,才想到利用我市优越的地理环境,发达的
通条件,来提高我们市的经济水平。”
中央领导点点说:“领导思想的转变是最重要的,记得十六年前,我还在部里工作,中央决定筹建齐鲁石化,厂址一开始就选在你们市,可是当时你们地区的地委书记和专员思想狭隘得很啊!总是想着那点地方主义,怕来了中央直属企业会分了他们的权,抢了他们的利,提出一大堆苛刻的条件,简直就是往外面推我们,没办法,我们只好另行选址。现在看来,当时他们的决定是个多么大的错误啊!”
尤书记说:“是啊,一个地区的领导如果思想僵化,就会带来整个地区经济停滞不前,这种凡事但求无过,不求无功的领导,也会害死的,一个领导就要有勇于承担责任,大胆进取的
神。”
参观完开发区,吴立业问尤书记下一步怎么安排。尤书记笑着说道:“问我什么,我就是陪同中央领导来视察的。你是主
,我们是客
,我们听你的安排,只要你别糊弄我们就行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